新醫改方案出臺 醫療器械公司最先受益
日前,一直被外界廣為關注的新醫改方案,終于在擴大內需的背景下出臺。分析人士認為,“醫改”實際上是對行業利益的重新分配,新的一批公司將分享“醫改蛋糕”,這對醫藥板塊顯然是實質性的利好。
醫藥行業有“永遠的朝陽產業”稱號。隨著居民財富的增長,其對健康的需求日益提升,給醫藥行業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增量需求。與電力、鋼鐵、建材等行業業績下滑的情況不同,今年醫藥行業反而迎來了增速高峰。
有統計顯示,今年1-2月份醫藥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1117.6億元,實現利潤總額約103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8.96%和19.85%,其表現遠好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。而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部最新數據顯示,2009年1月-2月醫藥制造業收入同比增長19%,稅前利潤同比增長20%。中投顧問指出,醫藥制造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在下游消費品行業中名列前茅,而新醫改的面世使醫藥行業成為基本面最好的行業。
華泰證券彭海柱認為,醫改對醫藥行業的利好非常明顯。醫保把低收入人群納入其中,普藥需求量將顯著增加。同時,雙向轉診制度將拉動社區醫院和縣級醫院的更新、采購,增大醫療器械企業的需求。
長城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王茜認為,由于可能牽涉到地方保護主義,新醫改方案對于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沒有預想的那么大,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及醫療器械行業或將最先受益。
新醫改方案明確,2009-2011年,我國將重點抓好五項改革,分別是: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、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、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、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、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。
齊魯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呂國啟認為,上述內容著眼點在于民生問題的改善,而對醫藥產業的推動顯然不是主要意圖。就客觀效果看,健全醫療體系、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等內容,雖長期利好醫藥產業發展,但對股市的短期影響并不明顯。
此外,方案還指出,政府重點加強縣級醫院(含中醫院)、鄉鎮衛生院、邊遠地區村衛生室和困難地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,并投入專項資金共計265億元用于支持以上項目。對此,分析人士指出,政府的上述規劃將直接引起國內基礎醫療器械市場擴容,而建設基層醫療機構需要購買大量器械,這也會促使行業增速加快,醫療器械行業將最先受益。具體來看,若其中3000億元用于藥品及醫療器械采購,則相當于行業整體銷售收入的三年復合增長率為2.47%;如果4000億元用于藥品及器械,相當于行業三年銷售收入增長16.06%。